返回

大明:我的学生是朱元璋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1章阶梯税制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朱元璋的眉头一紧,这不就是杀富济贫吗?

    这确实是朱元璋一直想要干的事情,但朱元璋知道这件事恐怕没有那么好干。

    而后,朱元璋看着任以虚苦笑道:“任先生,那不就成了李自成了吗?”

    那日任以虚对朱元璋讲的明末时的故事,朱元璋还记忆犹新。

    李自成的出发点是好的,但是显然,是不可能被那些士大夫接受的。

    朱元璋若是如此贸然行事,虽然老朱有把握把这江山坐稳,但是那些士大夫,绝对不可能痛痛快快的,把自己已经吃进嘴里的东西,再吐出来。

    若是弄得天下大乱,可就得不偿失了。

    任以虚笑道:“李自成的手段,确实是太简单粗暴了,而且也是不可取的。”

    “不过老爷子你手里不也有工具吗?”

    “公家的钱是怎么来的?”

    “还不都是从乡亲们手上收来的?”

    朱元璋微微颔首。

    其实任以虚也猜到了,朱元璋这么在乎这个所谓的公家。

    这个公家,绝对不是随随便便那点粮食,或者是老朱义务劳动,才得来的,应该也是有一套,比较原始的税收制度。

    见老爷子给了自己肯定的答案,任以虚在一旁笑盈盈的说道:“那搞一个阶梯税制不就可以了。”

    听到任以虚的话,众人顷刻之间灵光一现,脑海之中好似被点亮了一般。

    “阶梯税制?”

    任以虚随手在一旁比划了起来。

    “老爷子你有十亩地,你每年往公家交五十斤粮,我家只有两亩地,但是也要跟你一样往公家交五十斤粮,您觉得这样公平吗?”

    朱元璋父子六人面面相觑。

    这件事,说公平吧,倒也公平,毕竟公家的事情,是服务全村每一个人的。

    朱元璋的眉头紧锁道:“任先生的意思是,让咱交八十斤,让先生交二十斤?”

    任以虚微微颔首。

    “对,就是这个意思。”

    “公家,就是要根据每家每户不同的家产,收取不一样多的粮食。”

    “与此同时,公家还可以获得大量的数据。”

    “比如每家的具体收入多少云云,这样将来公家想要做什么事情的时候,还可以利用这些数据,才完善决策,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?”

    朱元璋仿佛是醍醐灌顶一般,瞬间便清醒了过来。

    不仅仅是如此,倘若大明真的能够如此行事,对于各地的掌控,都提升不止一个档次!

    而此时的任以虚也继续说了起来:“而且咱们村里,现在还是以小农经济为主。”

    “小农经济最关键的东西不就是土地?”

    “公家完全可以将全村的土地,全都清点丈量出来,毕竟土地这玩意不是个小物件,说藏就给藏了。”

    在一旁的朱棣却疑惑的问道:“可是先生,若是村里以后有人继续开荒,那公家的账岂不是又乱了。”

    土地这玩意确实藏不住,但是土地跟土地之间,是有区别的啊!

    有的地方是荒地,一粒粮食都不长。

    而大明经过了元末的大乱之后,现在最多的东西就是荒地。

    这也是朱元璋没有急着清丈天下土地的根本原因,反正百姓们还需要开垦。

    与其劳民伤财的清丈土地,不如赶紧鼓励百姓开荒。

    等到全天下的荒田都开垦的差不多了,在丈量土地。

    只不过显然朱元璋忽略了一个问题,等到那个时候,天下的土地是都开垦完了,但是新的地主阶级也形成了。

    不仅如此,等到那个时候,这一批新崛起的豪强,甚至都已经完成了对大明各级衙门的勾结。

    届时想要再清丈天下土地得到的数据,基本上也就是只能当个乐子看了。

    听到朱标的问题,任以虚随口而出道:“通知全村的乡亲们,日后开垦土地,需要向公家报备便是了。”

    “只有按照规定开垦出来的荒地,才归他所有。”

    朱标的眉头一紧,看着任以虚问道:“若是他们不肯报备呢?”

    听到朱标的问题,任以虚的脸上不由得浮现出了一抹冷笑。

    “权责统一,如果他不报备的话,如果他这片荒地被人抢了,或者是租子收不上来了,也别找公家给他评理就是了。”

    这无疑就是将未经报备,擅自开垦的土地,逐出了《大明律》的保护范围。

    听到任以虚的话,在场的众人,顷刻之间便是眼前一亮。

    如果真的按照任以虚的这个设想走下来,看似朝廷每年收上来的银子没变,但是实际上,却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    尤其是日后灾年,朱元璋完全可以,大摇大摆的直接下诏加赋。

    而后再免除,拥有多少土地之内的人的赋税。

    如此一来,纵然是朝廷南征北战,需要增派饷赋,那也只是在跟那

第11章阶梯税制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